自主車企高端品牌起步價已提至40萬元 高定價的底氣從哪兒來
2021-12-09 10:52:11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沒有什么能夠阻擋自主車企對高端品牌的不懈追求。當過去遲遲未能捅破的20萬元售價天花板在2017年開始被一汽紅旗突破之后,誰能夠想象,僅僅3、4年時間,眾多售價40萬元起步的自主高端新品牌會涌現出來。
當自主車企開始集體發力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當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對標競品已經直指BBA(寶馬、奔馳、奧迪),一個全新的高端品牌時代或許已經全面開啟。
起步價已提至40萬元
事實上,在自主品牌不斷向上的過程中,20萬元已經不是一個主流的起步價,這一價格已經提升至40萬元左右。
在今年4月舉辦的上海車展上,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亮相其首款量產產品——智己L7,售價40.88萬元起,將于2022年上半年開始交付用戶。
今年6月,比亞迪一次溝通會上,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表示,比亞迪正在謀求打造一款全新的高端品牌。在本屆廣州車展上,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副總經理杜國忠表示,比亞迪計劃在明年上半年發布高端品牌,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品牌,在品牌、產品、銷售服務網絡、運營團隊方面,都是全新且獨立的,價格區間預計在50萬~90萬元,首款車型為高端硬派越野車。
今年11月,沙龍智行在北京亦莊總部舉辦溝通會,講述了沙龍面向未來的產品規劃。隨后在廣州車展上,沙龍智行推出了首款量產車型機甲龍,限量版價格為48.8萬元,橫向對比燃油車,這一價格觸及了BBA的中大型車型價格區間。
11月16日,長安汽車高端品牌阿維塔在上海發布,這是長安聯合寧德時代、華為共同打造的一個自主新高端品牌。雖然阿維塔官方表示,阿維塔11的售價將于明年第二季度發布,但有消息稱,阿維塔11售價不會低于30萬元。
廣州車展期間,嵐圖第二款車型夢想家亮相,定位為全球首款大型豪華電動MPV,嵐圖汽車首席執行官盧放表示:“當下市場上還沒有一款真正兼顧家庭出行和商務出行需求的MPV,沒有一款真正滿足家庭經濟出行,又能讓人享受高端品質的MPV,沒有一款符合當下發展趨勢的高端電動MPV。中國人將迎來一輛屬于自己的高端電動MPV。”盧放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嵐圖夢想家預計于明年年中正式上市。據了解,夢想家的最終售價也將達到豪華品牌同級車水平。
根據統計數據,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小鵬、理想、高合以及出自傳統車企的極狐汽車、飛凡汽車、智己汽車、沙龍智行、阿維塔汽車、極氪汽車、嵐圖汽車等,十幾個全新自主高端品牌的產品售價已經大大突破30萬元的天花板。
高定價的底氣從哪兒來
在看到部分自主高端品牌汽車的目標售價超過50萬元時,不少業內人士都被它們的“野心”所震驚,也都好奇它們如此高定價的底氣從何而來。
據盧放介紹,嵐圖的底氣在于其正向開發的ESSA原生智能電動架構,該架構實現了矩陣式及敏捷開發,即把傳統開發流程從串行變為并行,以用戶需求進化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漸進方法進行軟件開發。“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除了ESSA原生智能電動架構,嵐圖還正在研發面向將來的中央集中式SOA電子電器架構;創新研發了琥珀、云母電池安全系統技術;自研800V高電壓平臺及超級快充技術;打造更具成長性的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領先行業的技術實力也是嵐圖打造差異化競爭力,從容應對未來競爭的底氣所在。”
阿維塔則得意于其開創的全新的行業合作模式。阿維塔聚合了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在整車研發智造、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和智慧能源生態領域的獨特優勢,攜手共創全球領先的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平臺——CHN,致力打造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全球品牌。
沙龍智行推出的機甲龍則定位于純電動轎跑車。如果從跑車的角度來看,48萬元的定價不算高。該車最大的亮點當屬其智能化水平。機甲龍擁有7顆800萬超高清攝像頭、4顆環視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1個獨立高精度定位單元等38個智能化感知元件組成超智能感知系統。此外,機甲龍還采用達芬奇架構,NPU算力高達400TOPS,CPU算力高達440KDMIPS。
集體推高端是水到渠成之舉
如此多的中國企業推出高端品牌,是耐不住寂寞之后的又一次躁動還是厚積薄發后的順水推舟?
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看來,過去,中國自主品牌數量很多,但真正走高端的少之又少,可能只有紅旗。經過幾十年特別是近20年的發展,自主品牌在技術上已經有了足夠的積累,現在發力高端品牌是水到渠成。同時,中國汽車市場體量足夠大,也是高端產品銷量最高的市場,自主品牌應該有所作為,也是勢在必行。
盧放表示,當前,用戶對高端品牌及高端產品的需求未被真正滿足,用戶對高端產品的喜好也在被重新定義,這為自主高端電動品牌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伴隨電動汽車時代的來臨,合資車企和外資車企在發動機、變速器等傳統燃油車領域的固有優勢也在逐步瓦解,這給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換道搶跑提供了機會。
“自主品牌太熟悉中國消費者了,太熟悉需求側的特點。經過多年發展,自主車企對各個消費層級的市場需求了如指掌,這是外資品牌所不具備的,有利于企業精準發力。比如:中國消費者對智能網聯功能有特殊喜好,自主車企在這方面行動非常迅速。此外,自主車企具有本土供應鏈優勢,成本有競爭優勢。”付于武表示,“需求側的需求旺盛,供給側也在不斷地創新,加上社會經濟發展大潮流的推動,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可期。”
沙龍智行首席執行官文飛認為,從豪華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趨勢不難看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這一細分市場同比增長600%,最高滲透率高達15.3%,但是作為傳統豪華品牌,BBA旗下的純電動車型銷量占比不到1%;同時,在35萬元以上豪華純電品牌細分市場占比中,自主品牌占比72%,這是自主品牌進擊豪華車領域最好的時代。
李云飛表示,比亞迪推出高端品牌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因為比亞迪目前整體銷量、規模、品牌勢能已經取得了飛躍,推出高端品牌是順勢而為。另外,多年走來,比亞迪在核心技術以及核心技術所帶來的產品核心性能和體驗方面,相比以前有很大的突破,這是比亞迪在這個時間節點推出高端品牌的原因。
持續向上 不會高開低走
“50萬元的比亞迪汽車,我是不會買的?,F在傳統豪華品牌的電動汽車產品越來越多,我花50萬元買一輛BBA,不香嗎?”北京某國企員工吳女士在被問及是否會購買自主高端產品時如是回答。
“40萬元買一輛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車,我可以接受。造車新勢力蔚來和理想的價格都在40萬元以上。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價位與它們比肩很正常。”上海消費者馬先生說。
北京某公司創始人王先生則力挺自主高端品牌,他告訴記者:“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積累比外資品牌要多,它們推出的高價產品,必然具備與價格匹配的質量和性能。如果比亞迪推高端產品,我愿意嘗鮮。”
從記者的市場調查來看,多數消費者目前對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持觀望態度。也有媒體同行發問:作為全新品牌,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第一款車型定價高是為了立住品牌基調,此后,它們會不會像蔚來那樣推出更適合走量的中檔車型?
對該問題,嵐圖和阿維塔內部人士均表示不會推出比首款車型低端的車型。盧放告訴記者:“嵐圖只造高端產品、只造用戶需要的電動好車。無論是SUV、MPV還是未來推出的轎車產品,嵐圖都希望為用戶打造超越期待的高品質電動出行體驗,進而成為‘中國高端電動汽車領導者’”。為實現這一愿景,嵐圖將從銷量、產品、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趰箞D實力和用戶需求,嵐圖制定了未來3年橫跨SUV、MPV、轎車三大品類的品類戰略,將完成SUV、MPV、轎車三大品類的產品布局,保證每年至少有一款新車投放市場。同時只造高端產品、只造用戶需要的電動好車。”
阿維塔內部人士也透露,阿維塔會長期堅持對高端新能源汽車的追求,并制定了5年推出4款車型的規劃。為此,阿維塔在重慶自建智能柔性生產線,實現最高35萬輛的年產能,以滿足首年百城規劃下的用戶覆蓋目標。通過智能的產品和安心細致的服務,優化用戶的出行體驗,以“硬件+服務+數字觸點+生態”的創新模式,回應新四化。
對于自主高端品牌,尤其是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發展,付于武建議,首先,要向特斯拉學習。特斯拉是一個以創新為靈魂的企業;其次,要不斷地與時俱進,進行顛覆性和破壞性地技術革命。沒有永恒的勝者,只有不斷的進取者,車企要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并不斷迭代;最后,要尊重科學,耐得住寂寞。目前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只能算得上是第一階段的成功,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要不斷地堅持創新,堅持搞事業。
“高端品牌不是三五年就可以打造好的,車企要做好10年為一個周期的準備。與“蔚小理”一起開始的幾十家造車新勢力,最后就剩幾家活下來。未來的路依然難走,奔馳、寶馬、大眾都感到了強大的危機,豐田這樣的百年老店都在積極地變革。”付于武表示:“自主車企要抱著馬拉松式的長跑心態,步步為營,容不得半點的馬虎。”
王青建議,自主車企首先還是要把產品做好,解決消費痛點,比如:冬天電動汽車續駛里程縮減的問題能否盡快解決;其次,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更多的增值服務,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要思考怎么能夠贏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這就對汽車企業提出很多要求,企業首先要能理解真實的消費需求是什么,要對未來的趨勢和方向非常敏感,然后才能去引導引領或者是激發消費潛力。如果現在的新技術、新物種,車企不去關注、不理解,那么在下一個競爭階段,車企就很有可能與市場需求脫節。
》》》記者感言
智能化是高定價的重要支撐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日前撰文提出,促進汽車消費是我們國家內循環核心的重點推進工作。促進汽車消費的核心是推動消費升級、培育高端汽車消費市場。
從趨勢看,自主車企新能源汽車高端化的進程將比傳統車型高端化更快,市場份額會不斷提升。高端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增長,能夠增強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信心。不過,以外資為主的傳統豪華品牌也不會甘于自己的蛋糕被搶奪,電動化轉型已經是絕大多數企業的戰略目標。
那么,接下來兩方勢力在同一賽道將會短兵相接,勝負的關鍵是什么?筆者認為,是智能化。目前,自主品牌高端新能源汽車已經有了一定的先發優勢。如:機甲龍的智能感知系統、嵐圖的智能電動架構、阿維塔深度綁定ICT龍頭企業華為、上汽智己背靠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這些技術優勢和合作模式都是自主品牌高端新能源汽車在應對外資豪華品牌全面電動化轉型的競爭優勢。
從市場層面來看,消費者能否埋單5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關鍵因素也是車輛的智能化水平。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消費者對智能汽車的態度要比國外積極很多。因此,智能化是自主品牌不斷進擊必須要抓住的賣點。
從技術方面來說,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平臺更利于自動駕駛的控制,精確度、反應靈敏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目前,高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基本都搭載在高端新能源汽車上。只要這類新能源汽車規模上來,那么新能源汽車收集到智能化數據就會更多,海量數據會反補車企的智能化研發。這也就要求自主車企抓緊時間量產上市,并想盡辦法提高銷量,從而抓住智能化轉型的風口期。
在智能化這個賽道,搶跑的企業一旦建立起優勢,就很難被別人反超,這就進一步加強了企業的品牌溢價能力,讓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高定價在市場立得更穩。(張忠岳 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