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史上最貴新股來襲!超募資金逾10倍,值得申購嗎?
2021-12-09 14:10:10來源:證券之星
A股史上最貴新股今日申購!
12月7日晚間,禾邁股份發布公告,確定每股發行價格為557.8元,由此成為A股歷史上發行價格最高的新股,其225.94倍的市盈率達到了行業平均市盈率4倍多。
如此高的發行價,對于網上申購投資者而言,要打新也要準備好足夠的資金,打新的投資者中一簽(500股)也需要繳款近28萬元。
對此,有投資者直言表示“中了簽沒錢交罰款”;也有投資者擔心“發行即巔峰”;還有擔憂認為,中簽了投資者也會棄購。
曾經的高價股們
近兩年,A股已有多只新股發行價超過百元。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已經正式發行并交易的新股中,首發價格超過100元/股的共計25只。
新股在上市首日容易受到爆炒,高價股也不例外。如果首日就賣出的話,中簽高價新股的收益普遍不錯。數據顯示,新股信用申購以來,發行價超過100元的新股中,除成大生物中簽虧錢外,其余24股都是賺錢的,賺最少的瑞聯新材也有1萬多,最多的極米科技,中一簽可以賺超20萬元。
圖表 1 高價新股打新收益預測
資料來源:同花順FinD
其中,超過200元/股的共有4只,分別是義翹神州、石頭科技、福昕軟件和康希諾,單簽盈利分別為10.02萬元、11.45萬元、3.54萬元和9.17萬元。
雖然在上述25只個股中,僅有成大生物一只在首日下跌,但從上市后5日、10日和30日的漲跌幅可以發現,下跌的占據了絕大多數。
圖表 2 發行價超百元新股股價較發行價的漲跌幅
資料來源:同花順FinD
中小股民似乎對于高價發行的新股有本能畏懼,再加上今年10月份“詢價新規”影響下的新股連續破發更是給股民心上蒙上一層陰影,A股也經歷一波棄購潮。
與此同時,還有今年以來的第三高價新股百濟神州,網上投資者棄購103.25萬股,棄購金額近2億元。此次禾邁股份發行價創出A股歷史上新高,遭遇棄購的概率或相對較高。
超募資金逾10倍
市場普遍認為,機構給予禾邁股份這么高的發行價,是由于其總股本和發行股份都較少。其總市值223億元,在光伏行業中不算高。
但是高達225.94倍的發行市盈率還是較為夸張,更何況近期隆基股份、中環股份先后下調硅片價格,正引發光伏業邁入新的下跌周期的猜想。
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官網顯示,禾邁股份在申請上市時披露的擬募資額為5.58億元,發行新股數量1000萬股,也就是說,禾邁股份自己預計的發行價大概是55.8元。
但遠超預期的是,禾邁股份的募資達到了55.78億元,機構直接將價格翻了十倍,并且557.8元的發行價沒有超過四數孰低值。
也就是說,公募基金、社?;鸬葯C構給禾邁股份的報價更高。公司想要募集5.58億元;機構直接“給十倍去花”。
超募50億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禾邁股份2020年的凈利潤不過1億元左右,此次超募資金等于是其50倍的凈利潤。
業內人士表,最擔心的是,不知道這些超募的錢最終會花到哪里去。A股過去的歷史來看,超募不見得是件好事。
保薦人既要“保”也要“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禾邁股份的承銷商為中信證券。盡管機構給出的報價普遍較高,但機構間分歧仍然很大。淳厚基金的報價是每股52.50元,與報出最高價的南方基金之間相差14倍。
據悉,中信證券曾在2月10日貴州茅臺沖上2600元后,喊出上調貴州茅臺目標價至3000元。而2月10日也成為貴州茅臺今年的最高收盤價,研報發布后貴州茅臺股價從2600元一路跌到了1600元,也成為資本市場的經典戰役。
除了貴州茅臺以外,還有寧德時代、騰訊控股也遭受過中信證券的精準“施法”。中信證券總是能夠在“恰當”時間給出“恰當”的目標價,以至于打臉迅速,讓人印象深刻。而此次中信證券作為禾邁股份的承銷商,承銷了A股史上最貴新股,不由得讓投資者更心慌。
眾所周知,保薦人“有保有薦”,是根本職責。“保”的方面,要求保薦人要保優質的企業、優秀的項目上市。“薦”的方面,要求保薦人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推薦優秀的企業,讓投資者能夠享受到優質上市公司成長的收益。其目的是為發行人把好關,為市場及投資者把好關。
如果保薦人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僅不履行應有的職責,反而和上市公司沆瀣一氣,推薦的是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淪為上市公司“圈錢”的幫手。那么到頭來終究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在前期浪費大量的人力、精力,而且也會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
然而,保薦代表人因為“薦而不保”或者“保而不薦”被罰的情況時有發生。數據顯示,有174名保薦人在最近三年內收到證監會行政監管措施、行業自律組織紀律處分或自律管理措施。
近年來,國元證券已因保薦業務的盡職履責不到位而多次領受監管罰單。而國元證券屢收罰單,主要是在執業過程中屢番“保而不薦”,多次未能履職盡責,有十余個IPO項目上市后業績立刻滑坡,給投資者帶來慘重損失。
國元證券也因多次未能履職盡責,屢收罰單,影響了自身的執業質量。這就要求包括保薦人在內的中介機構,做好角色的轉變,切實履行好“看門人”職責。
對于禾邁股份來說,前有“新股破發”的趨勢,后又有如此高的發行價和發行市盈率。投資者或許能認可當下的估值,但再往后,留給二級市場的空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