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突然出手降溫,什么信號?
2021-12-10 12:33:46來源:證券之星
近來人民幣匯率快速升溫,也帶動了許多外資的涌入。但萬事萬物,都要有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就會好事變壞事。
短期的熱錢大量涌入雖然在一方面可以推高市場,但另一方面如果投機的錢過多,那么也會擾亂市場。
面對這樣的情況,央行也是果斷出手降溫。
央行突然出手
昨日北向資金繼續大舉的買入A股,全天凈買入216.56億元,為連續第7日凈買入。創5月25日以來新高,單日凈買入額歷史第三次突破200億元。
而自12月1日以來,截止12月9日,北向資金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流入A股??偟膬糍I入額超過500億元。
而在盤后,據人民銀行12月9日消息,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7%提高到9%。
至于央行此時提高外匯準備金率的原因,據財聯社報道,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最近人民幣匯率逆勢上漲,加大了偏離經濟基本面的匯率超調風險。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有助于回籠境內美元流動性,收斂境內人民幣美元利差,降低企業結匯沖動,促進人民幣匯率穩定。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央行今年第一次提高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在此之前,今年5月31日,人民銀行宣布,自6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5%提高到7%。
當時和現在的情形有些相像,也是外資大幅流入。今年5月25日,北向資金全天買入高達217億元左右,創出歷史新高。
給人民幣匯率降溫
而這兩次外資的大舉買入其實還有一個共同的大背景,那就是人民幣的匯率的快速提升。
12月8日上午,在岸和離岸人民幣攜手沖高,雙雙突破今年5月份高點,創出2018年5月以來的新高。
對此,據證券時報報道,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表示近來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在海外供應鏈產業鏈瓶頸不斷深化背景下,中國出口訂單持續增加,貿易順差和外匯收入保持在高位,有力地支撐了人民幣匯率。
二是自去年以來,人民幣的投資和避險屬性就不斷凸顯,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加大,外資不斷增持人民幣股票和債券資產,特別是海外新型變種毒株的出現,使得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人民幣受到更多青睞。
三是海外通脹高企,而我國通脹保持在較低水平,從購買力平價角度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人民幣。
關于人民幣匯率后市,光大證券認為,前期推動人民幣匯率上行的三重因素已經開始呈現出分化跡象,美元指數呈現出企穩反彈態勢,我國出口增速大概率將延續趨勢性下行,中美貨幣寬松程度將趨于收斂。
因而,人民幣匯率進一步上行的概率已經不高,但短期內大幅下行的概率同樣不高。預計已進入筑頂階段的人民幣匯率(美元對人民幣),后期或將在6.3-6.7的區間內保持雙向波動。
那么為什么人民幣升值會吸引外資買入A股呢?
這是因為外資機構不僅能賺股價上漲的錢,還能賺匯率升值的錢,入市自然更積極了,核心資產也受到青睞。
將影響哪些板塊
最后,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簡單的說就是要收緊國內外匯的流動性,國內目前外匯存款大概是1萬億美元,上調2%就是要上繳200億美元的流動性。
市場上的美元少了,那么自然人民幣就貶值了,那么這樣的舉動會給股市帶來什么影響呢?
在利好板塊方面,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外貿出口,其中紡織服裝、玩具鞋帽等是最大受益者。在海外市場業務較多的家電企業也會受益。
在利空的板塊方面,首先會利空銀行股,這是因為其被抽走了部分流動性。
其次是利空地產股,人民幣貶值將導致人民幣資產縮水,并且部分房企境外融資負擔較重。最后也會利空航空、造紙等板塊,這是因為其行業美元債務占比較大。
此外,也會利空一些白馬股和權重股,這一類的股外資持有較多。
不過也無需過度擔憂,央行此舉打擊的還是投機的熱錢,只要我國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那么國內資產的吸引力就依然存在。
并且5月底的消息宣布后,第二天滬深300指數先跌后漲。今日從市場看,北向資金依然呈凈流入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