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鹽第三輪上漲兌現?鹽湖股份高點回撤46%后漲停,原料自給率將成鋰礦股業績增長關鍵
2021-12-10 16:38:02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董鵬 成都報道
12月10日開盤不久,鹽湖股份(000792.SZ)就直沖漲停,盡管后續曾一度開板,不過當日下午2點后該股又獲近10萬手買單牢牢封板。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股價封住漲停板達32.62元/股,漲10.02%。這是自今年8月下旬鋰礦板塊集體調整以來,該公司股價首次出現如此幅度的異動。
此前鹽湖股份已經出現一輪十分明顯的調整。今年8月,公司恢復上市,此后股價短期沖高至45.65元/股。
但是,受到鋰礦股9月的整體回落,鹽湖股份連續下跌,最低跌至24.44元/股,較前期高點回調幅度高達46.46%。
直至11月中旬,在鋰鹽價格年底和春節前開啟第三輪上漲的預期之下,鹽湖股份等個股才止跌回升。
鋰鹽上漲有所加速
就鋰鹽價格表現來看,12月以來確實出現了加速上漲的走勢。
生意社數據顯示,12月9日,電池級碳酸鋰華東地區均價價格為21.8萬元/噸,與周初相比價格上調了5.83%。截至當日,工業級碳酸鋰市場綜合報價在19.5-20.8萬元/噸附近,電池級碳酸鋰市場綜合報價在20.7-23萬元/噸附近。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該機構報價數據采集包括不少貿易商,要略高于其他報價機構,如百川盈孚10日更新的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價為21.5-22.1萬元/噸之間。
報價差異存在,但是價格運行趨勢保持一致,百川盈孚碳酸鋰價格今日便上調了5000元/噸。
對此生意社指出,“本周碳酸鋰價格不斷攀升,供應緊張格局持續延續。目前市場鋰鹽大廠相繼檢修,導致供應明顯下滑。而下游市場需求仍較為明顯,對碳酸鋰采購不斷提升。隨著年末和春節假期的接踵而至,下游備貨情緒加重,采購價格更是一漲再漲,而大廠價格則采取跟漲狀態。再加之海外逐漸進入新年假期,因此港口船期或出現延期情況,市場供應也會帶來一定影響和缺口?!?/p>
數據顯示,11月中國碳酸鋰產量約20448噸,環比增加3%,同比增長38%。
由于國內代加工產業較為豐富,四川、江西等地均有增量,鋰輝石提鋰方面產量明顯增長13%;江西地區資源端有所放量,產量小幅提升約9%;青海地區受到天然氣限制,產量有所降低,疊加部分產線處于停產狀態,產量環比減少22%。
產品價格繼續上漲是一方面,全球鋰行業的一些新趨勢也不應忽視。
21世紀經濟報道11月下旬的《硬核投研》欄目指出,11月16日至25日,鋰礦股漲幅排名靠前的公司,全部是上游已布局鋰資源的企業,如科達制造(青海察爾汗鹽湖)、西藏礦業(西藏扎布耶鹽湖)、中礦資源(加拿大Tanco礦區)、天齊鋰業(澳洲泰利森與南美SQM)等。
核心邏輯是,擁有鋰資源,原料自給率更高的鋰鹽生產企業,成本優勢就更為明顯,相應的利潤空間更大、接下來的盈利彈性也就越強。
澳洲礦山“一體化”轉型,凸顯原料自給重要性
就近期一些市場動態來看,接下來兩年“礦端價值強化”的趨勢不僅僅表現在企業盈利彈性層面,還直接關乎是否有足夠原料供給和開工率高低的問題。
華西證券晏溶團隊整理的Pilbara最近業績說明會內容顯示,該公司希望盡快擺脫鋰精礦供應商的角色,并通過合資建設鋰鹽加工廠的方式,成為從鋰精礦到鋰鹽產品的一體化供應商。
“新進入市場的鋰鹽加工廠變多了,尤其是在中國……這些工廠現在想要運行新的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增長,但是因為鋰輝石不足,他們不能運行,至少不能滿負荷運行?!?/p>
而這也非孤例。與贛鋒鋰業共有Mt Marion的MinRes(澳洲礦產資源有限公司),也計劃收回此前簽訂的承購協議,并向氫氧化鋰生產商轉型。
其中,Mt Marion為澳洲產能排名第二的礦山,Pilbara是未來幾年可供市場化出售的鋰精礦主要供應商,產能排名第一的格林布什鋰精礦又只供給雅保、天齊鋰業兩位股東,不對外出售。
需要指出的是,就全球鋰資源供給格局來看,澳洲鋰精礦占據半數份額,中短期內供給格局難以改變。
隨著更多澳洲礦商向“一體化”轉型,可供外銷的鋰精礦供給會更加緊張,并導致國內新建產能成本大幅抬升。
反觀國內以鋰云母、鹽湖鹵水為原料的鋰鹽企業,則不會面臨上述問題。
以鹽湖股份為例,其鋰鹽業務載體為子公司藍科鋰業,所需原料為來自鹽湖股份鉀肥生產裝置排放的老鹵。
目前,該公司一噸工業級碳酸鋰需消耗約2000左右立方鹵水,而鹽湖股份鉀肥裝置生產中每年排放老鹵量約有2億立方米。
相當于,鹽湖股份的老鹵可以滿足10萬噸碳酸鋰的原料供應,而藍科鋰業已建成和在建合計產能尚不過3萬噸。
此外,相比于鋰輝石提鋰,鹽湖提鋰更低的成本水平也會賦予相關公司更大的利潤空間、利潤彈性。
當上述行業趨勢折射到二級市場上,鹽湖提鋰板塊的上漲會更強一些。至12月10日午后,鹽湖提鋰指數上漲4.48%,鋰礦指數則上漲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