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優等生"再次放榜!含金量有多高?公布5次僅新增1家,將優先試點創新業務
2021-12-11 09:04:19來源:券商中國
近日,證監會公布了12月的券商白名單,一共30家入圍。與上次公布的白名單相比,本次無變化。
今年5月起,證監會公布首批券商白名單,29家入圍。半年時間,證監會已公布過5批次白名單。半年來,白名單的券商僅新增了國開證券1家。
入圍白名單的券商,既有中信、中金、中信建投之類的頭部機構,也有華鑫證券、華寶證券之類的中小機構,還有瑞銀、高盛高華等外資機構。
此前,按照“分類監管、放管結合”的思路,證監會對公司治理、合規風控有效的券商實行“白名單”制度。另外,券商分類評級制度也是對券商的分類監管。入圍白名單的券商或者券商分類評級高的券商,都將享有優先進行創新試點業務的資格。
白名單已公布5次,僅1家新增
今年5月底,證監會公布首批券商白名單,首批入圍券商共有29家。7月份,證監會第二次公布券商白名單。與首批名單相比,本次名單無變化。
此后,8月的白名單也無變化。9月入圍白名單的券商有30家,也就是在原來基礎上新增了1家。這家券商為國開證券。10月、11月未公布白名單。12月公布的白名單與9月相比無變化。國開證券為白名單制度實施半年來的首家新增券商。
據了解,國開證券是由國家開發銀行直接控股的證券公司,是開發銀行在收購原航空證券全部股權基礎上增資更名而來。2010年,國開證券正式成立,以嶄新的形象登上了中國資本市場舞臺。2016年,國開證券引進中廣核資本控股和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兩個戰略投資者,注冊資本達到92.125億元,資本實力進一步得到充實。2017年,國開證券正式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95億元,標志著公司股份制改造順利完成。
截止2020年末,國開證券總資產約440億元,行業排名第43位;營收約17億元,行業排名55位。
記者注意到,剛剛公布的12月最新的券商白名單,基本涵蓋了不同類型的券商。既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大型券商,也有西部證券、平安證券等中型券商,還有華寶證券等小型券商,也有瑞銀、高盛高華等外資機構。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壓實證券公司內控合規主體責任,集中使用有限的監管資源,提高機構監管有效性,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證監會公布了券商“白名單”。
白名單券商將優先進行創新試點業務
記者注意到,入圍白名單的券商將會享受諸多政策傾斜。
首先是能減則減。對納入白名單的券商,取消發行永續次級債和為境外子公司發債提供擔保承諾、為境外子公司增資或提供融資的監管意見書要求。
其次是能簡則簡。簡化部分監管意見書出具流程。首發、增發、配股、發行可轉債、短期融資券、金融債券等申請,不再按既往程序征求派出機構、滬深交易所意見,確認符合法定條件后直接出具監管意見書。
再次是創新試點業務的公司須從白名單中產生,不受理未納入白名單公司的創新試點類業務申請。按照依法、審慎的原則,納入白名單的公司繼續按照現有規則及流程申請創新業務監管意見書。
記者發現,最近剛公布的券商綜合賬戶試點的10家券商(中信證券、國泰君安、銀河證券、中金財富、國信證券、安信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華泰證券)均在白名單之中。
最后是未納入白名單的券商不適用監管意見書減免或簡化程序,繼續按現有流程申請各類監管意見書。
證監會稱,按照“申報即承諾,承諾即有責”的要求,前期券商對照白名單制度標準向監管部門提出申請,對申報材料真實、準確、完整作出承諾。經證監局初評、會內相關部門復核、行業內公示征求意見,最終確定了白名單名單。
后續,證監會將根據券商合規風控情況對白名單持續動態調整,逐月在證監會官網公布名單,將符合條件的公司及時納入,不符合條件的公司及時調出。為切實增加白名單公司的獲得感,證監會將在總結評估監管意見書實行白名單管理的基礎上,逐步將更多的監管事項納入白名單管理,將有限的監管資源集中到重點領域,進一步提升監管有效性,切實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與券商分類評級制度有差異
券商白名單制度貫徹的是“分類監管、放管結合”的思路,與此類似,券商分類評級制度也有分類監管的意圖。但二者在多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
據了解,券商分類評級的目的是為有效實施審慎監管,合理配置監管資源,提高監管效率,促進券商的業務活動與其治理結構、內部控制、合規管理、風險管理以及風險控制指標等情況相適應,實現持續規范發展。
根據不同的分類結果,券商將享受不同的優惠政策。按照分類監管原則,不同類別證券公司規定不同的風險控制指標標準和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并在監管資源分配、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頻率等方面區別對待。
此外,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將作為證券公司申請增加業務種類、 發行上市等事項的審慎性條件。分類結果將作為確定新業務、 新產品試點范圍和推廣順序的依據。記者注意到,這一點與券商白名單制度較為相似。
最后,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結果, 確定不同級別的證券公司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具體比例。